
“镜疝”尽美,“疝”始善终
- 2025.08.14 08:11:25
胰十二指肠切除术(PD),又称为惠普尔手术(Whipple Procedure),是一种复杂且精细的腹部外科手术,号称肝胆胰外科手术的“天花板”,主要用于治疗胰腺头部、胆管下端、十二指肠及壶腹部等部位的肿瘤、炎症及其他病变。它在肝胆胰外科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,是根治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的标准术式。
该手术范围要求切除部分胃、十二指肠、胰头颈部、胆总管、胆囊及部分空肠,然后通过胰肠吻合、胆肠吻合、胃肠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。
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涉及脏器多,手术难度大、过程复杂、风险高,被誉为腔镜手术中的“珠穆朗玛峰”,是衡量学科能力的标志术式。
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
与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区别在哪?
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在右上腹部做一长约25~750px反“L”型切口或者沿右侧腹直肌做一长约625px左右纵形切口。该手术的优点是暴露清楚、可以直视下操作;缺点是创伤较大、患者痛苦程度较重、术后恢复慢。
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(LPD)可以很好弥补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缺陷和不足。基本上术后第二天病人就可以进食和下床,3至5天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拔除腹腔引流管,确认患者恢复情况后可考虑出院。该方式缓解了患者的痛苦,缩短了住院时间,也可减轻费用负担。
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
为什么被称为普外科手术的“珠穆朗玛峰”?
“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” 被称为“珠穆朗玛峰”级别的外科手术,其难度体现在以下几点:
1、解剖难度大
胰腺位于上腹深面,靠近背部的后腹膜区域,主要的功能是分泌胰液帮助消化食物,以及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,是人体外分泌和内分泌系统的重要脏器。
在上腹腔,胃通过十二指肠与小肠相连,胰头部正位于十二指肠“C”字形的怀抱中,肝脏分泌的胆汁通过胆管进入肠道,胆管下端在胰头部与胰管汇合后,共同开口与十二指肠乳头,胆汁和胰液从这里释放入肠道,帮助我们消化食物。因此,胰头十二指肠部位是人体胃肠消化道、胆道系统、胰管系统的汇合处,是名副其实的“重要枢纽”。
由于胰头部特殊的解剖位置,胰头、胆管下段、十二指肠关系紧密,无法通过外科技术完整分离。因此,当各种病变累及到胰头、十二指肠或胆总管时(如胰头癌、十二指肠肿瘤等),就需要将相关的脏器一并行整块切除,这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难度大的主要原因。
2、切除范围广
标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需切除:胰头、十二指肠、远端胃、胆囊、胆总管、近端小肠,总共六个部分,切除范围很大。
3、消化道重建复杂
切除完成后,手术离断了胃肠道、胆道和胰管,因此,需要再次重建这些管道结构,以保留消化吸收的功能。医生会将下方离断的小肠提起,在肠管的不同部位,按照胰肠、胆肠、胃肠的顺序,分别行三个吻合,完成消化道的重建。这样,食物可以通过胃肠吻合口进入小肠,胆汁和胰液和分别通过胆肠吻合口和胰肠吻合口进入小肠。
而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三个吻合中,难度最大的当属胰肠吻合。胰肠吻合是LPD消化道重建的关键,也是术后发生胰瘘的独立危险因素。因胰腺固定于后腹膜,组织较脆,容易被切割和撕裂,在胰腺上缝合常被比喻为“在豆腐上绣花”,同时小肠蠕动也比较活跃,这两者的结合,无疑增加了手术的复杂性和难度。因此胰肠吻合也被称为最难缝的“天下第一吻”。
我院案例|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
我院于5月份为一名患者实行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。三个多月前该名患者出现身目黄染,检查后考虑为壶腹部肿瘤。留置了胆管支架后,患者黄疸有所减轻,而后胆管支架堵塞,遂替换了新的支架。本次患者及其家属慕名前来我院寻求进一步治疗。
基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手术的复杂程度,我院医师团队群策群力,仔细地讨论了手术的注意点,为关键问题做了详细预案。我院手术团队迎难而上,历经四个多小时的精细操作,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默契的配合,完成了这一台高难度手术。
经过一系列积极的治疗举措,该患者术后恢复顺利,未出现胰漏、胆漏等并发症,最终顺利康复出院。这一治疗成果不仅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与好评,也体现了我院医疗团队的专业与用心。
我院团队自2018年起就常规开展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一术式,整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,手术总体安全可控,保障了患者的顺利康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