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一头雾水”到“心中有数”——PET-CT报告该如何解读呢? - 医院动态

  


PET-CT显像原理

PET/CT是一种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方式,其原理是利用病变组织葡萄糖代谢活跃的特点,向受检者体内注入一种称为18F-FDG的类葡萄糖物质作为示踪剂。多数恶性病变组织代谢比正常高,所以摄取的示踪剂多,图像上表现为“黑色”的浓聚灶。

然而,人体正常组织细胞亦会摄取葡萄糖,部分表现为生理性摄取。另外部分炎症(如结核)、增生性病变以及一些良性肿瘤也可以表现为摄取增高灶。

 

二、PET-CT报告的主要关注点


1、SUV(标准摄取值

 

如果将人体视作一座持续运转的精密工厂,葡萄糖便是维持工厂运作的重要能源。在PET-CT检查中,我们通过注射带有放射性标记的葡萄糖类似物——18F-FDG(氟代脱氧葡萄糖),对全身组织的“能量消耗情况”进行精准示踪。这种示踪剂在代谢活跃区域的浓聚程度,即为'“标准化摄取值”(SUV),它能定量揭示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强度,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代谢活性依据。


2、T/L比(病变与正常组织的代谢活动比值)

 

T/L比是一种常用的比率值,用于比较病变区域与正常组织之间的代谢活动水平。通常,T/L比越高,表示病变的代谢活动相对于正常组织更加异常。


3、病变大小和形态

 

报告中通常会提及病变的大小和形态。病变大小可以用长宽、直径或体积来表示。形态可以是结节、斑块、团块等,用于描述病变的外观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。


4、亮点或高代谢

 

当PET-CT图像显示出某个区域的代谢活动增加时,医生可能会使用“高摄取”或“高代谢”来描述该区域。需要注意的是,“高摄取”或者“高代谢”并不能排除炎症或其他异常情况的表现。


5、均匀或不均匀

 

描述病变密度时,医生可能会使用“均匀”或“不均匀”。均匀表示病变内部密度相对一致,而不均匀表示病变内部密度存在差异。


6、钙化影

 

钙化影是指PET-CT影像中显示出的钙化灶。钙化是指在组织或器官中沉积了钙盐,形成钙化灶。这些钙化灶呈现为高密度区域,通常呈现出明显的白色或亮点。多来自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血管钙化,肾脏、胆囊、胰腺等器官的结石,或者乳房钙化灶等。


7、阴性或阳性

 

PET-CT报告中常用阴性和阳性来描述病变的结果。阴性表示未观察到异常病变或代谢活动,而阳性表示观察到异常病变或代谢活动。

 

三、PET-CT报告解读

 

在了解了PET-CT通过代谢显像与解剖影像融合的独特原理后,我们更能清晰把握其报告的解读逻辑。PET-CT报告不仅包含反映病灶代谢活性的全身融合图像,还整合了SUV值等关键数据,二者相辅相成,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依据。

 


接下来,我们将聚焦报告中的主要关注点,解析如何从专业医学描述中提取关键信息,做到科学、有效地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。

 

 1、如何识别SUV值表示信息

 

SUV值是判断肿瘤性质的重要指标。恶性肿瘤因其代谢旺盛,通常会消耗更多的能源,因此其SUV值往往较高。临床通常会通过参考SUV值的大小来鉴别肿瘤的恶性与良性,SUV值越高,肿瘤恶性的可能性越大。

一般来说,SUV值的标准范围是2.5。在医学领域内,很多学者将SUV2.5作为良性和恶性肿瘤的界限:

SUV值>2.5考虑为恶性肿瘤;  

SUV值介于2.0-2.5之间为临界范围;

SUV值<2.0可以考虑为良性病变。

 

然而,SUV值并非绝对,不同的因素,如血糖水平、个体差异、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等,都会影响SUV的结果。

因此,综合考虑影像表现和其他临床信息是评估PET-CT结果的关键。

 

 2、PET-CT报告中亮的地方一定是恶性肿瘤吗?


 

 

在PET-CT图像中,亮区通常表示该处组织对药物18F-FDG的高摄取,但并不一定代表着该处亮点就是肿瘤。某些正常生理组织(如唾液腺、肝脏、肾脏等)也会自然摄取18F-FDG,形成亮点。

 

此外,一些活动性结核、炎症、脓肿,以及部分增生性病变或者某些良性肿瘤,可能炎性反应比较大,也可能会摄取较多示踪剂,造成SUV值高的表现。但这些并不是恶性病变,是否为肿瘤需要根据总体报告、结合临床信息与其他检测结果,综合进行判断。

 

 3、低密度肿瘤代表肿瘤恶化程度重吗?

 

不一定。密度在医学影像学中通常是指组织或病变的X射线吸收能力或CT值。在CT图像中,低密度区域显示为较暗或较黑的区域。人体的组织和器官与周围组织存在密度差,出现低密度肿瘤,可能是良性,也可能是恶性的。如果发现低密度肿瘤,医生通常会进行进一步的评估,评估手段包括临床检查、病史询问、实验室检验、穿刺活检等,以明确病变的性质,便于确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



  2025.08.15 15:16:48